

從童工躍身老師──
立行創辦人周靖捷:態度是每個人終生不渝的課題
立行補習班創辦人周靖捷
專長:數學、理化,以及靜心、再興等私校補習課程規劃
高中:建國中學
大學:台灣大學數學系
國中時在工廠當童工,時薪低得可憐;高中到便當店打工,在炙熱的太陽底下幫忙外送,皮膚曬得黝黑……從小背負著巨大的經濟壓力,「打工人生」對年輕的周靖捷來說,是稀鬆平常的事情。回憶起當年的時薪,一切仍歷歷在目:「我印象很深刻!當時我的時薪才35元!!」
所幸,這樣的薪資狀況沒有持續太久,很快地周靖捷便脫離了低時薪、勞力密集工作者的身份,搖身一變成為坐在書桌前就能賺進數倍工資的家教老師,而能夠鹹魚翻身的方法就是──「讀書」。
考上台大數學系的周靖捷,大一開始接家教。當時的他,整個大台北地區跑透透,最高紀錄手上一次有將近二十位學生。「有一年很誇張,一年三百六十五天,只休了一天除夕,其餘通通都有排家教,因為有學生大年初一初二就想上課!」這樣的家教生活,一晃眼就過了十年,多年的授課經驗,讓他的教學模式越來越成熟,開始有擴大教育版圖的想法,因此創立了立行補習班。
會玩就夠了?會玩又會念書才厲害!
教授數學讓周靖捷獲得滿滿的成就感,最終成了終身志業,但對於現在學生的讀書風氣,卻有著無比的擔憂。他認為,現在的孩子外務太多、誘惑太大,對課業沒有企圖心,這些年已經很少看到有學生充滿動力地念書、拼命往前衝。
對那些不愛讀書的孩子,周靖捷特別提到:「不喜歡做的事情,又非得要做,怎麼辦?那就想辦法讓時間縮短。而怎麼才能讓讀書時間縮短?就是專心!」。
談到自己高中時的讀書環境,周靖捷說:「建中學風很自由,所以高一、高二大家忙著玩社團、聯誼,對課業不是很上心。不過,一旦升上高三,大家就會意識到『時間到了』,開關自動打開,每個人就開始徹底地專注在學業上。」他希望學生都能有所覺悟,分辨清楚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,玩的時候可以拚命玩,但該讀書時,就要非常專注認真。
補習班x學生x家長=成效加倍
學生課業的好壞,伴隨著人、事、物、情境等諸多因素,除了上課不專心的問題外,也有可能是教學環境的問題,比如常態分班使學生程度參差不齊,想念書的人與不想讀書的人分在同一班,讀書風氣難免互相受到影響,學習品質也一定不好。
周靖捷認為,補習班能夠彌補學校上課的不足,除了針對落後學生進行補救外,也能針對較資優的學生進行拔尖,給予更進階的知識或訓練。也因此,十多年前,除了原本針對公立學生的「文山分校」外,周靖捷又另外在靜心高中對面,設立了專門針對私校課程的「靜心分校」,帶領一群專業的師資團隊,規劃了各領域的精緻客製化教學。
「只要好好配合補習班這邊的安排,我們可以將學生的功課拉拔到一定程度,但若是想讓成績再更上一層樓,最重要的,還是需要學生對自己成績的企圖心,以及家長的配合與督促。」如果學生自己不上心,家長也完全放任不管,補習班能做的自然有限。
立行優勢=解題完善+超前部署
現在的補習班教學越來越精緻化、客製化,相較於大型補習班,周靖捷認為,立行補習班的課後輔導做得非常扎實。
「我們花了很多的人力輔導解題。一般大補習班問問題的學生太多,所以都要填單排隊,有時候只問了十幾分鐘,就要趕快換下一輪,但是在我們補習班,每個孩子都可以獲得完整的一對一解惑。」
再來,因為立行是從小學一路教到高中,所以整體的教學是非常全面的,學生高中會用到的知識,可能在國中時期就會特別訓練,也因為有了這樣穩定扎實的基礎跟升學的超前部署,在立行教育體系升學的孩子,課業都能銜接得很好。
良好的學習態度才是終生課題
補習班幫助學生考取好成績,進入理想的學校,但若有朝一日離開補習班,學生的課題會是什麼?
周靖捷認為,學生的課題其實就是「人」的課題,人不會一輩子都在讀書考試,那畢竟只是「學生」階段的任務,因此無論是學習,或是將來面對其它挑戰,答案還是得回歸到「態度」上。
因此,與其說「立行」是升學補習班,不如說是一間幫助學生人格養成的教育機構。孩子們在學習階段除了追求理想成績外,還必須培養無懼挑戰、堅持到底的決心與毅力,正確的態度一旦養成,將來遇到任何困難才能勇敢面對,也才能往自己設下的理想目標,一步步地邁進。
周靖捷表示,如果「態度」是學生的終生課題,那麼幫助孩子培養良好態度,便是「立行」終生不渝的志業。